1929年,筏可大和尚初任宝莲禅寺方丈,讲《法华经》,全港僧伽闻风而至,齐来听法。按照佛家习惯,讲经圆满,则建塔藏经,以存佛法。故在筏可大和尚讲《法华经》圆满後,於木鱼峰半腰望海处建「法华塔」,并将《法华经》藏於其中。塔基呈四方形,围以石栏,中圆顶尖,塔基刻有《法华经》。
偈曰:
「若人散乱心,入於塔庙中,
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法华塔旁边,有一大石。
向海的一面刻有:「天风海涛」四个大字;
另一面刻上:「转大法轮」四字。
转大法轮,寓意佛法无边,
谓「佛法如一个大轮,旋转不息,无边无际」。
《阿含经》谈有,《般若经》谈空,唯有《法华经》讲菩萨度人的方便法门,行於中道。因此,自古以来,《法华经》被誉为「经中之王」,成为中国丶日本和韩国等大乘佛教国家中影响最大丶流传最广丶读诵书写最多的经典之一。西方人把此经称为佛教的圣经。正如唐道宣律师所讲,「自汉至唐600馀载,总历群箱400馀轴,受持盛者,无出此经」。